項目特邀高級注冊心理咨詢師、家庭教育指導師李俊領銜的專業團隊統籌實施,結合班級教師日常觀察,形成專業力量與一線教育的深度聯動。
項目面向幼兒園小、中、大班各1個班級共90名幼兒,開展為期12周的系統化培育活動。課程采取“園所培育+家庭賦能”雙線并行模式。
園所課程體系:嚴格對標《3-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》,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認知特點實施分層遞進式教學:
小班:通過趣味感知覺活動,激發幼兒專注意識的初步萌芽,如通過色彩辨識、形狀配對等游戲構建基礎認知體驗。
中班:以邏輯思維訓練為核心,設計序列化任務提升持續專注能力,如通過故事接龍、圖案排序等活動培養學習習慣。
大班:設置復雜情境挑戰,結合幼小銜接需求,通過模擬課堂任務、多步驟指令執行等活動,提升長時專注水平。
家庭支持體系:開展家庭培育指南分享會,李俊團隊為家長提供生活化的能力培養策略:引導家長利用日常場景進行滲透式培育,如通過“記憶物品擺放”“辨別環境聲音”“描述食物氣味”等互動游戲,將能力培養融入生活;傳授“觀察式溝通”技巧,鼓勵家長以提問、引導描述等方式,提升親子互動中的專注引導效果,形成家園協同的培育閉環。
運動與專注力、記憶力提升之間存在著強關聯。
3-6歲幼兒的大腦正處于神經元連接快速形成與突觸優化的關鍵階段,科學的能力培育如同為大腦發育提供“精準營養”,能有效促進前額葉皮層的功能建構,為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、情緒管理與社會適應奠定生理基礎。通過園所的系統性認知活動與家庭的生活化引導相結合,不僅幫助幼兒在當下提升了課堂參與度、任務完成質量,更從長遠視角為其心理健康發展注入持續動力—研究表明,早期專注能力發展良好的兒童,在后續學習中往往表現出更強的知識吸收效率、更穩定的情緒狀態,以及更積極的社交自信,這正是項目致力于實現的“終身發展賦能”目標。
“新心萌芽,愛在校園家”項目通過專業團隊的科學引領與家園的緊密協作,已在中和第六幼兒園取得顯著成效:幼兒在課堂注意力保持、任務執行持續性等方面均呈現積極變化,家長對科學育兒的認知與實踐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。項目主辦方呼吁更多家庭將科學的培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,把握幼兒大腦發育的關鍵期,共同守護孩子的“成長專注力”,為其未來學習力與終身發展構建堅實的心理與能力基礎。(供稿:成都高新區民政局、中和街道民政服務部、復元驛站(樂家醫家庭醫生集團)、成都高新區中和第六幼兒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