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綿陽城市學院《景觀小品設計》課程在課程創新探索與實踐中通過文脈創承、數智融合、景鏈三品創新思路,成功打造了理論與實踐兼備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,為學生提供了全新的學習體驗。
該課程是風景園林(四年制)專業的必修課程,也是理論與實踐轉化的關鍵性課程,以包靜老師為代表的教師團隊在課程建設中,不僅注重設計技能的培養,更強調文化傳承與創新。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,通過實地考察、案例分析等方式,讓學生深入了解和傳承地方文脈,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,還增強了他們的設計創新能力。
為適應數字化教學需要,他們還將該課程深度融合現代信息技術,系統性構建AI賦能的智慧教學體系。打造理論奠基、實踐強化、延伸拓展三位一體的教學課堂。建立課程考試題庫、思政案例庫、項目案例庫、學生優秀作品四大庫,搭建校企合作教學、校外實訓基地教學、行業專家現場教學、前沿動態微課教學、線上優質資源推薦教學“五位一體”的教學資源生態系統,形成“三課堂-四大庫-五資源”的教學資源平臺。與此同時,學生將理論應用到實踐項目中,成功將作品轉化為具有市場價值的商品。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,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。
近5年,該教師團隊指導學生創作的作品在省級以上競賽獲獎50余項,創新創業項目10余項,發表論文30余篇。主講教師包靜主研教科研項目8項,發表論文20篇,主編1本“十四五”規劃教材,并指導學生發表多篇論文。